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8.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minghangjc.com/cache/97/27a7f/81a3c.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8.COM/func.php on line 115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老尼爾森的跑轟體係和五小陣容為何沒有成功?-360直播網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老尼爾森的跑轟體係和五小陣容為何沒有成功?

來源:360直播網 發布時間:2025年10月07日 09:00

上文寫道,唐-尼爾森的執教生涯在雄鹿隊出道,執掌雄鹿十個完整賽季,期間九次殺進了季後賽,三次殺進東部決賽,幾乎年年拿到50場以上的勝利,鑒於當時雄鹿的陣容並不出色,老尼爾森采用了以防守為主,進攻端打組織前鋒的創新性戰術體係,與實力強大的費城76人和波士頓凱爾特人連續在季後賽掰手腕,他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個人也拿到了兩次最佳主教練的殊榮。

很顯然,擁有這樣光鮮的履曆,從雄鹿卸任之後的老尼爾森可是聯盟裏的香餑餑,這頭剛剛從雄鹿辭職,那頭剛剛換完老板的金州勇士馬上就向老尼爾森發來了籃球事務副總裁兼總經理的Offer,老尼爾森欣然應允。



在老尼爾森上任的前一個賽季,勇士的表現非常不錯,打進了西部半決賽,但被湖人1:4毫無懸念地擊敗,他們的陣容是三框架陣容,進攻箭頭是28歲,場均21分的喬伊-巴裏-卡羅爾,組織串聯有26歲場均送出10.3次助攻的斯裏普-弗洛伊德,籃板則是靠28歲場均貢獻11.5個籃板球的拉裏史密斯,替補席上還坐著去年的首輪7號新秀時年23歲的克裏斯-穆林。



穆林身高201公分,司職前鋒,他的技術特點基本上就是——

身體素質:基本沒有。

防守能力:基本白給。

持球攻堅:勉強達標。

組織策應:勉強湊合。

但為啥他能成為7號秀呢?借用《我的兄弟叫順溜》裏三營長的話,那就是,



穆林的中投能力在當時是獨一檔的水平,各種中投技術練的是爐火純青,什麽後撤步中投,橫移步中投,轉身後仰跳投等等,就沒有穆林不通的,而且他還是一名左手將,人送綽號“上帝左手”,另外他的籃球智商也比較高,有一手在當時看有些耍流氓的造犯規技術——把防守人晃飛之後,馬上往其身上靠,嘟嘟,兩次罰球,哦,忘記說了,穆林的罰球更是NBA頂級,新秀賽季的罰球命中率就接近九成,讓他去罰球基本上就是白送兩分。



老尼爾森一上任,就做出了一筆令人震驚的交易,他把卡羅爾和弗洛伊德送到了火箭,換來了拉爾夫-桑普森和史蒂夫-哈裏斯,對於這筆交易,老尼爾森的解釋是為了培養穆林,這筆交易發生的時候,老尼爾森根本沒有跟當時球隊的主教練喬治-卡爾商量,因此後者對於老尼爾森獨斷專行的做法十分不滿。

新賽季也就是1987-1988賽季,勇士遭遇隊史第二大傷病潮,球員共計缺席了204場,(傷病潮的聯盟記錄是1982-1983年的勇士,共計缺席了238場),當時給老尼爾森愁的,是人不是人都簽過來試一試,結果整個賽季他一共給多達22名球員遞出過正式合同,錢花了,但效果並不好,陣容的不穩定讓球隊敗報頻頻,也讓脾氣暴躁的卡爾更加憤怒!



當賽季勇士僅有20勝62負,全聯盟倒數第三,卡爾丟不起這個人,直接辭職了,老尼爾森由此親自下場指揮戰鬥。

話說怎麽感覺像是老尼爾森故意給喬治卡爾下套……

1988年選秀大會,勇士在首輪第五順位選中了23歲,綽號“米老鼠”的米奇-裏奇蒙德,這位小老弟身高193公分,司職得分後衛,得分技術全麵而又強大,能突破能投籃,但防守比較拉。



所以,當老尼爾森親自下場之後,他麵臨著一個非常難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當穆林和裏奇蒙德雙雙在場的時候,球隊的防守怎麽辦?

老尼爾森一拍腦門,既然這哥倆防守都不行,那索性就不要防守了,給我進攻!往死了進攻!

跑轟戰術的雛形形成了。



除了穆林和裏奇蒙德,勇士的首發陣容裏還有87年次輪秀,時年24歲身高188公分,速度奇快,衝擊籃筐能力不錯的溫斯頓-加蘭,時年28歲,身高196公分體重卻隻有85公斤,也有一手突破能力的特裏-蒂格,五號位則是由身高224公分的拉爾夫-桑普森,老將拉裏-史密斯以及身高231公分的馬努特-波爾輪番擔任。

當賽季穆林打出了NBA頂級的進攻數據,場均射落26.5分,裏奇蒙德也以22+6+4的數據摘下最佳新秀,老尼爾森執教勇士第一年,拿到了43勝39負的戰績,季後賽首輪麵對猶他爵士,盡管卡爾-馬龍場均轟下30分16個籃板球,打爆了勇士內線,但架不住勇士雙核穆林場均33分且命中率超過五成,裏奇蒙德場均26分,勇士依靠強大的進攻火力3:0零封爵士。



次輪打太陽,盡管穆林和裏奇蒙德保持了極為高效的進攻水準,但架不住太陽能打的人多,七人場均得分上雙,最終勇士1:4敗下陣來。

這隻是老尼爾森執教勇士的第一個賽季,他麾下的勇士風格,與當年的雄鹿判若兩隊,這支勇士堪稱是後來炮轟的鼻祖,通過快速的攻防轉換,拉高回合數,靠綿延不絕的進攻打死對手,球隊靠著一手強悍的進攻火力殺進了分區決賽,老尼爾森一拍腦門,這體係有門!

但這支球隊也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五號位的人選問題。



在快速的攻防轉換中,無論是拉裏-史密斯,還是桑普森亦或是馬努特-波爾,都跟不上後衛的節奏,往往前場都打完了,這幾位還沒跑過半場,於是在1989年的夏天,老尼爾森開始針對五號位揮刀改造。

拉爾夫-桑普森合同到期之後被勇士放棄,拉裏-史密斯被送往火箭,自由市場方麵,老尼爾森簽下了去年次輪秀,身法靈活的前鋒湯姆-托爾伯特,談妥了1987年的立陶宛新秀薩魯納斯-馬修利奧尼斯的加盟事宜,並且簽下了昔日雄鹿愛將馬奎斯-約翰遜,指導穆林如何打組織前鋒。

1989年選秀大會,勇士在首輪第14順位選中了蒂姆-哈達威。



1989-1990賽季開始之後,球迷和媒體都在驚訝勇士新賽季的陣容——

1號位:身高183公分的蒂姆-哈達威。

2號位:身高196公分的米奇-裏奇蒙德

3號位:身高196公分的特裏-蒂格

4號位:身高201公分的克裏斯-穆林

5號位:身高201公分的羅德-希金斯

替補:身高196公分的馬修,身高201公分的湯姆-托爾伯特,身高188公分的溫斯頓-加蘭,身高231公分的馬努特-波爾,身高216公分的尤維-普萊等等。



可以看到的是,整個陣容後麵的波爾和普萊基本上被排除在主要輪換陣容之外,隻是作為一個戰術上的備選,整支勇士隊的核心輪換,其身高基本上都在兩米左右,最高的,也不過201公分!

現在的球迷看起來可能沒什麽感覺,但在當時,這套陣容絕對令人感到震驚甚至疑惑,因為當時的NBA還處於內線為王,製霸籃板才能贏球的年代,因此幾乎各家都有一名身高在210公分甚至是220公分以上,能力出色的中鋒鎮宅,東西部兩大中鋒奧拉朱旺和尤因已經成為優秀中鋒的標杆,大衛羅賓遜在1987年選中並在軍隊服役兩年之後,於本賽季正式開啟職業生涯。



別說是中鋒了,勇士這套陣容就連偏內一點的大前鋒比如查爾斯巴克利,卡爾-馬龍等這些人都扛不住,勇士拿啥對付人家?

老尼爾森有辦法。

他的防守理念就是,每個人守一塊位置,防人不防球,五個人在每個人的位置上來回輪換!內線盡量單防,如果單防不了,就由相鄰的位置夾擊。

這種脫胎於聯防而高於聯防的戰術是不是感覺很熟悉?

是的,現在管這個叫無限換防。



當然了,如果真防不住怎麽辦?既然防不住,那就不要防了,防守端我完全放了,我就靠進攻端打死對方,那問題來了,怎麽打死對方?

很簡單,我要的隻有兩個,一個是速度,一個是空間,速度提上來,拚命拉高回合數,盡量在10秒甚至更少的時間完成進攻,而在空間上,穆林和霍金斯在中遠投區域互相擋拆,然後依靠出色的中遠投技術,把對麵的中鋒牽出內線,你要是不出來我就投死你,你要是出來了,裏奇蒙德和蒂姆-哈達威便會發了瘋一樣往內線衝擊!

有些懂球的球迷可能已經看出來了!

這……這……這他喵的不就是三十年後,讓科爾功成名就的五小體係麽?



是的,科爾的五小體係在老一輩的基礎上雖然有所改造,但精髓上,很大程度上借鑒了當年老尼爾森的這套體係理論。

看到這裏,你認為我說的老尼爾森對於籃球的理解領先世界二十年誇張麽?

一點都不誇張!



在九十年代喬丹取得成功之後,老尼爾森甚至說過,籃球的終極奧義,就是五個喬丹,這種將位置模糊化的籃球理念,在當時是備受不解和嘲笑的,但隨著籃球越來越向精細化,科學化的發展,球迷才逐步理解老尼爾森的戰術理念,真正將籃球位置模糊化應用於實踐的,還要數2010年帕特-萊利湊起來的熱火三巨頭,而這時候,距離老尼爾森提出的這套理論,過去了至少二十年。

但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



1989-1990賽季,勇士場均轟下聯盟第一的116.3分,穆林場均貢獻超過25分,裏奇蒙德也能拿下22分,特裏-蒂格,哈達威,馬修,希金斯場均得分也都上雙,球隊的跑轟體係打的是花枝招展,相當好看,由此吸引了大量的球迷,當賽季主場門票全部售罄,勇士三核,穆林,裏奇蒙德和哈達威被球迷稱之為“Run TMC組合”。

但問題也很明顯,勇士失分也高達119.4分,再加上場均18.2個籃板球和11.2個前場籃板,三項數據全都排名聯盟墊底,當賽季勇士37勝45負,排名西部第十,連季後賽都沒進去。



老尼爾森把這個賽季的失敗,歸結於意外,1990-1991賽季,勇士換湯不換藥,還是以這套陣容繼續嚐試,當賽季打出44勝38負西部第七的戰績,季後賽首輪,勇士遭遇了實力強大的聖安東尼奧馬刺,當賽季的馬刺擁有場均26+13的大衛羅賓遜,當年的羅賓遜正逢職業生涯第二年,但已然是聯盟籃板王,雙一陣巨星,如何限製大衛羅賓遜成為勇士的重中之重。

當時的馬刺陣中還有兩位老尼爾森的老熟人,當年在雄鹿麾下效力的特裏-卡明斯和保羅-普萊西,當時的馬刺主教練拉裏-布朗心裏沒有底,曾向這二位詢問關於老尼爾森戰術體係上的一些問題,普萊西直接表示——

“我啥也不知道,他現在打的這一套玩意,跟當年在雄鹿完全不一樣,全隊最高的6尺7寸,這太瘋狂了!”。



瘋狂科學家的綽號由此開始流傳開來。

係列賽首場比賽,勇士慘敗,他們的籃板球比馬刺少了18個,助攻少了15個,馬刺三人得分30+,威利-安德森38+7+7,斯特裏克蘭30+9+13,大衛羅賓遜30+14,季後賽三人得分上30的壯舉一舉創造了NBA曆史記錄,當時球迷實在是看不出來勇士到底拿啥贏球,一時之間對於老尼爾森的質疑洶湧而來!

但神奇的是,第二場勇士真就贏了,老尼爾森表示,上一場之所以沒贏,是因為91视频WWW免费观看的油門踩得不夠狠!這一場,老尼爾森上車直接掛五檔,地板油!發動機嗷嗷咆哮,排氣管都噴火!



所有的勇士球員拿到後場籃板,嗷嗷往前場衝,根本就不需要傳導,穆林和希金斯的上線擋拆,讓大衛-羅賓遜不知道是該撲出來還是該鎮守籃下,一旦他撲出來,哈達威,裏奇蒙德和馬修就瘋了一樣突擊籃下!

第三場勇士四人得分20+,比賽最後關頭蒂姆哈達威三分絕殺馬刺,最後一場馬刺徹底被拖拉了,大衛羅賓遜體力槽清空,全場“僅”有18分14個籃板球出現了7次失誤,而哈達威就如同一台永遠不知道疲憊的永動機,全場狂砍32分9助攻,率領勇士110:97大勝馬刺,大比分3:1將馬刺淘汰出局!

這一輪係列賽,世人才真正見識到了勇士跑轟的魅力,之前傳言的他們懼怕高大型中鋒的言論,根本就不成立!

次輪勇士迎來了一個更加強大的對手,洛杉磯湖人,彼時的湖人,正處於隊史最為頂峰的“Show Time”時期,核心老大魔術師約翰遜是正值巔峰的三屆MVP巨星,詹姆斯沃西最佳三陣,拜倫斯科特全明星級別,其他像是薩姆-帕金斯,維拉蒂-迪瓦茨,AC格林和艾爾登-坎貝爾也都是各具特色的實用型球員。



從風格上,這兩支球隊其實都差不多,沒有太死板的戰術體係,都是提倡快速攻防,拉高回合數,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比賽打的十分好看,但很明顯,勇士的球星等級不如湖人。

首戰穆林因手腕傷勢休戰,哈達威成為進攻箭頭,豪取33分9助攻,但仍然不低魔術師的21分10籃板17助攻,勇士在沒有穆林的情況下僅以116:126輸了10分。

此戰穆林回歸,他就不怕跟自己拚進攻的球員,他與約翰遜兩個人鬥的是天昏地暗,魔術師轟下44分12籃板9助攻,穆林更甚,全場20投16中轟下41分,並且在比賽最後關頭中投絕殺了比賽!這一場堪稱是穆林生涯最巔峰一戰!



不過這也是這支跑轟勇士最後的巔峰了,因為勇士球星屬性跟對方差距過大,後三場勇士全輸了,湖人的眼鏡蛇沃西,拜倫斯科特,薩姆帕金斯等球員在後三場接連發力,但勇士打來打去還是這幾個人主導進攻。

最後一戰,哈達威全場貢獻27分20次助攻,失誤數僅有1次,可以說是把組織串聯做到了極致,但仍然不敵攻下了28+14+12的魔術師,全場勇士籃板球比對方輸了23個,前場籃板輸了11個,最後以119:124落敗。



五場比賽,勇士場均能夠得到115.8分,而湖人場均能夠得到122.4分,雙方都把進攻拚到了極致,勇士可以說是倒在進攻的路上也不為過。

1991年的夏天,剛剛在季後賽首輪被勇士擊敗的馬刺助教格雷格-波波維奇,被老尼爾森精妙的進攻藝術所折服,從馬刺前來投奔擔任助理教練,與此同時,老尼爾森也做出了一筆毀譽參半的交易,他把剛剛步入巔峰的裏奇蒙德送到了國王,換來了當年的探花秀比利-歐文斯。



比利歐文斯,時年21歲,身高203公分,體重105公斤,身體素質炸裂,能跑能跳,你別看身高高,體重大,但他有一手非常嫻熟的不屬於控位的控運技術,打球華麗好看,這項技能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選秀的時候NBA甚至稱其為二十年一遇的天才,2003年勒布朗-詹姆斯的選秀模版之一,就是比利歐文斯,他也是凱文杜蘭特,詹姆斯等巨星的偶像之一。

當年國王選中歐文斯的時候,歐文斯嫌離家遠,死活不去,歐文斯家在東海岸,國王在西海岸,直線距離超過四千公裏,也確實是遠點,所以歐文斯被選中之後一直也不去報道,就這樣拖到了新賽季即將開始,國王被逼的沒辦法了,把歐文斯擺上貨架,然後讓老尼爾森看上了,用裏奇蒙德把他給換過來了。



歐文斯一聽自己被交易到了金州,當即心態就崩了,金州他喵的比薩拉門托都遠,但彼時常規賽還有四天開打,再不去一個賽季都打不了球了,沒辦法歐文斯硬著頭皮去金州報道了……

多說一句,歐文斯被NBA這幫經理整得老慘了,你不是家遠的地方你不去麽,那好,我把你弄到更遠的地方,歐文斯職業生涯10年,換了6支球隊,就沒在離家近的地方打過球,最近的地方離家也有三千公裏遠……



很明顯,老尼爾森要重拾當年雄鹿的戰術體係,把歐文斯改造成控球前鋒,並且與當下的跑轟體係相結合,這二者融為一體,就很像現在的持球大核體係,但最關鍵的是,歐文斯實在是打不了控球前鋒,或者說是打的不好。

這位小老弟雖然能控球,但傳球意識比較淡薄,長時間控球的情況下,職業生涯場均助攻數還不足3個,最重要的是,歐文斯的進攻意識也比較一般,場均拿不到12分,雖然他的命中率不錯,超過了五成,表示他是一個非常注重進攻成功率的球員,但打的太過於規矩了,機會稍差就不投,硬解能力很差,這樣的球員能成為一名好的角色球員,但絕對成不了球星。



同時勇士在首輪第16順位選中了,身高208公分,球風與穆林極為相似的投射型前鋒克裏斯-加特林,17順位選中了空間型中鋒維克多-亞曆山大,誓要把跑轟推到最高潮!

1991-1992賽季,勇士在首發上采用了穆林和哈達威的內外雙核,替補席則是坐著個馬修這個超級第六人,這種人員架構模式直接影響到了當時身為助教的波波維奇,後來波波維奇執掌的馬刺,其核心陣容三駕馬車帕克,鄧肯和吉諾比利,就跟當年的勇士非常相似。



當賽季勇士拿下55勝27負的西部第二戰績,老尼爾森第三次捧起最佳主教練的獎杯,但在季後賽勇士被超音速1:3擊敗,輸球的原因完全是因為超音速的一個人,肖恩-坎普。

坎普身高208公分,打的是四五號位,但與大衛羅賓遜,奧拉朱旺這樣的蹲坑型傳統內線不同,坎普堪稱是人肉轟炸機,靠著極為爆炸的身體天賦轟炸勇士內線,有點像後來加強版的白魔獸格裏芬,這樣球風的球員,打陣地可能不太行,但一旦跑起來,誰也擋不住!

四場比賽,坎普場均貢獻21分17個籃板球,勇士沒有任何人能按住坎普,輸球也再正常不過。



1992年的選秀大會,老尼爾森慧眼識珠在首輪第24順位,選中了身高196公分的狂人斯普雷維爾,接下來的1992-1993賽季,球隊遭受到傷病潮,多名主力因傷缺席大半,被寄予厚望的比利-歐文斯仍然是不溫不火,逐步被老尼爾森放棄,轉而選擇斯普雷維爾,後者打出了極為出色的表現,攻防一體,但當賽季僅拿到37場勝利,無緣季後賽。

1993年選秀大會,老尼爾森再祭出一筆重要交易,他用探花秀安芬尼-哈達威外加三枚首輪簽換來了當年的狀元秀,克裏斯-韋伯。



韋伯身高208公分,身體素質炸裂,技術全麵,能持球能傳球,能背身能投籃,能組織能策應,他是當年那支在NCAA賽場令人聞風喪膽的密歇根五虎老大,在當時也被認為是勇士五號位的終極答案。

但韋伯也不想來勇士,因為他家在底特律,距離勇士也有三千公裏遠,但勇士隊韋伯可以說是誠意滿滿,直接開出了15年7400萬的超級大合同,韋伯當即就被金錢砸蒙了,但簽約之前,他還提了一個小要求,那就是第二年要有球員選項,說白了就是要考察勇士一年,老尼爾森權衡之下,同意了,當時老尼爾森萬萬沒想到,就是這個決定,直接摧毀了勇士根基。



1993-1994賽季的季前訓練營,哈達威十字韌帶撕裂賽季報銷給了老尼爾森當頭一棒,可能就預示著本賽季勇士的路就不會太順暢,老尼爾森在波波維奇的推薦之下,緊急簽約了馬刺舊將綽號“小將軍”的艾弗裏-約翰遜救場。

新賽季的勇士完美完成了了所謂的新老交換,兩員老將哈達威賽季報銷,穆林去年膝傷缺席大半,複出之後表現一般,從首發淪為替補,職業生涯從此開始走下坡路,而之前的超級第六人馬修自去年遭遇嚴重的腳踝傷勢複出後,狀態更是一般,賽季結束沒有得到勇士的續約,比利-歐文斯雖然還打首發,但表現依舊不溫不火。



而勇士的新核心,則是變成了克裏斯韋伯和斯普雷維爾的內外雙核,替補席還有亞曆山大和加特林這兩位超級替補,看上去實力有增無減。

當賽季新秀韋伯場均轟下17+9+4+2.2封蓋的全麵數據,投籃命中率高達55%,他的組織策應是全隊的根基,毫無懸念拿下最佳新秀,而二年級的狂人斯普雷維爾憑借超強的身體素質和全麵的技術,在這樣的快節奏體係中如魚得水,場均轟下接近21+5+5的數據,入選全明星,最佳陣容1陣,最佳防守陣容2陣。



當賽季勇士拿下50勝,排名西部第六,首輪的對手是菲尼克斯太陽,太陽核心巴克利眼一瞪,嘴一撅,脖子一杠,表示,這勇士打的什麽玩意,花裏胡哨的,沒啥大用,3:0把勇士淘汰了。

三場比賽,巴克利的數據分別是——

第一場:36分19籃板7前場籃板7助攻4搶斷2封蓋2失誤。

第二場:20分7籃板8助攻2搶斷2失誤。

第三場:56分15籃板5前場籃板4助攻3搶斷2失誤。



最重要的是,暴打勇士的巴克利,在次輪沒幹的過火箭的奧拉朱旺,還被淘汰出局了,由此球迷和媒體開始懷疑老尼爾森這套體係的正確性。

賽季結束勇士最糟糕的局麵出現了,韋伯直接拒絕了第二年的球員選項,然後頭也不回地加盟了華盛頓子彈,勇士白白損失了一名內線核心,事情發生之後,經過媒體的不斷挖掘和發酵,老尼爾森和韋伯的衝突才浮出水麵。

老尼爾森希望把韋伯改造成新款的持球組織前鋒,說白了就是現在的持球大核, 但韋伯對老尼爾森天馬行空的想法嗤之以鼻,認為是太過於異想天開,你讓一個身高208公分的人像後衛那樣去變向,去突破,去傳球,這不是瘋了麽?



但老尼爾森性格比較獨斷專行,他強逼韋伯打組織前鋒,韋伯嚐試了幾場,效果很差頻頻失誤,由此非常抗拒老尼爾森的想法,他想打的是自己在陣地中的組織串聯,認為這樣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價值。

二人的矛盾最終在季後賽打太陽的時候全麵爆發,韋伯麵對巴克利撅起的大腚頻頻被硬吃卻毫無辦法,他主張夾擊巴克利,逼迫他傳球,但老尼爾森堅決不同意夾擊,認為夾擊會打亂球隊的防守體係,長時間隻讓韋伯單防,釋放其他球員在進攻端的火力,相當於在防守端直接犧牲了韋伯。



在比賽中,巴克利也不咋當人,每次單吃完韋伯,都得嘲諷後者兩句,說什麽“那老頭(指老尼爾森)就是想讓你難堪”“我要是你,下了場我就要跟他幹一架”,最後一場巴克利豪取56分,菲尼克斯的媒體也開始造勢,說韋伯水貨,軟蛋之類的嘲諷的話,韋伯心態徹底爆炸。

失去了韋伯,讓勇士的實力驟降,1994-1995賽季,老尼爾森隻拿到14勝31負的戰績,外界的質疑如潮水般洶湧,1995年2月,老尼爾森主動請辭,結束了自己在勇士七個半賽季的執教生涯。



綜合評價一下老尼爾森的勇士執教生涯,其實也還算是可以,他的手裏頭的牌,很長時間隻有克裏斯-穆林和蒂姆哈達威,這倆人同樣都不是NBA曆史75大的成員,穆林退役後11年才入選名人堂,蒂姆哈達威更是曆經了19年才正式入選,由此可以看清這倆人的成色。

在沒有超巨的情況下,老尼爾森麾下的勇士仍是常年打進季後賽,且打進過一次分區決賽,與Show Time時期的湖人對轟,給球迷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從這一點上看,老尼爾森的勇士生涯就算不得失敗。



最後以煙花君之愚見,簡單說一下為啥老尼爾森當年的五小陣容沒有取得成功,但後世的史蒂夫-科爾卻能憑借五小陣容席卷全聯盟。

我認為,五小陣容的成功,並不是體係的成功,而單純是三分球的成功,在老尼爾森的勇士時代,三分球雖然已經出現了,但並不是聯盟主流,克裏斯-穆林已經是那個時代最精英的外線射手了,但他巔峰期場均也就進不到1.5個三分球,也正是因為投的少,參考數值太小,所以命中率很不穩定,綜合整個職業生涯三分球命中率在38%左右,如果以現在的視角來看,一名38%命中率場均進1.5個三分球,隻能說是角色球員的水平。

那為何三分球在五小陣容中如此重要?



因為五小陣容在那個年代算是放棄了籃板,放棄了內線硬解,放棄了防守護框,說白了就是放棄了防守,所有的成敗,基本上都是掛在進攻上,所以五小陣容的進攻效率直接決定著球隊的生死。

現在的籃球經過分析,三分球和籃下進攻是最科學的,得分效率最高的進攻的手段,經過計算,三分球命中率在37%,就可以媲美禁區內70%的命中率,聯盟裏三分球命中率超過37%的一抓一大把,但在禁區能打出超過七成命中率的,那都是奧尼爾姚明這樣的猛人。



與此同時,長兩分區域的中投,卻是NBA體係裏得分效率最低的進攻方式,經過科學計算,罰球線到三分線內的長兩分,一次進攻相當於籃下進攻的82%,三分線進攻的68%的進攻效率,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而偏偏老尼爾森的那支勇士,大量采用長兩分中投結束戰鬥,卻很少扔三分,也沒有中鋒在籃下硬解,這導致勇士得分雖然高,但都是依靠拉高回合數的虛值,你的分高,人家得分也不低,因此勇士其實整體的進攻效率其實並不高。



得分手段不夠科學,得分效率不夠高,這才是老尼爾森麾下勇士五小陣容沒有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隻能說是老尼爾森的理念太過於超前了,時代沒有匹配上老尼爾森對於籃球發展的預判,同時也封印了那支勇士的上限。

老尼爾森自從出道之後,雖然沒有拿到總冠軍,但在執掌雄鹿和勇士這期間,表現都非常亮眼,也打出了獨屬於自己的籃球風格,但很快,他職業生涯最大的滑鐵盧就來了,1995年2月,老尼爾森在勇士辭職之後,新賽季在萬眾矚目和期待之下,加盟紐約,成為新任尼克斯的主教練。



但誰也想不到,僅僅一年時間,老尼爾森在尼克斯便聲名狼藉,甚至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最終老尼爾森僅執教尼克斯一年,便灰頭土臉離開了紐約,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麽?其中又有什麽隱情?歡迎觀看下文。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這裏吧,不知道各位榜一大哥是如何評價老尼爾森的?咱們評論區一起討論吧,每天上午八點,煙花君帶來最新鮮的NBA故事,點擊關注和小讚可以讓煙花君的文章第一時間推送給你,每天上午八點定時更新,不要錯過呦!



熱門視頻

更多 >>

籃球資訊

籃球錄像

籃球集錦

熱門TAG

網站地圖